可燃气体探测器 +3
× 天然气价格走势
× 燃气设计规范
×
绑定手机
取消
确认
确认
×

客服

燃气综合门户

微信

中国智慧燃气

顶部

智能燃气表为居民用气增添安全砝码
可燃气体探测器

{{releaseTime(1700790831)}}
燃气表正从机械化逐渐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燃气表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抄表、远程监控等功能,还可以提高燃气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保障用户安全。

燃气表正从机械化逐渐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燃气表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抄表、远程监控等功能,还可以提高燃气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保障用户安全。

“家里新安装的智能燃气表可以在手机上充值,再也不用满大街找充值网点了。新燃气表还增加了安全阀,安全多了一道保障,心里更踏实。”家住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的卢女士对记者说。

“以前我们不想换,但看大家用过后都说省心,我们也决定换一个智能燃气表。现在不仅学会了在线查看余额和用气情况,家里长期没人,还能自动关阀,真是方便又安全。”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燃气表正从机械化逐渐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燃气表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抄表、远程监控等功能,还可以提高燃气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保障用户安全。

近年来,燃气安全受到极大关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要加快老化管道和设施改造更新,统筹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进燃气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实现对管网漏损、运行安全及周边重要密闭空间等的在线监测、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预防生产事故发生十分必要。未来,随着天然气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用户对用气安全的重视,智能燃气表的市场需求或将快速增长,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专家刘晓东说。

让用户更安全

据了解,伴随政府、企业和用户对用气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对燃气表的准确性、安全性、高效性和智能性提出更高要求。

日前,浙江省海宁市新奥智能运营中心智家物联平台收到这样一条报警信息:马桥桐溪景苑三区的独居老人朱大伯家里出现用气异常提醒。老人的紧急联系人、政府燃气监管平台以及距离最近的维修人员也同时收到了信息推送,维修人员立刻联系物业上门查看。

这是住建部智慧燃气的试点,也是新奥能源智慧厨房守护独居老人安全的一个典型场景。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依托我们研发的小易智家小程序以及智家物联平台,通过户内物联设备的远程传输,实现对厨房内燃气报警器、智能开窗器、智能灶具、油烟机联动控制,可以避免燃气爆燃事故的发生。” 浙江新奥燃气业务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发生居民用户事故156起,死亡22人,受伤119人。因燃气造成的中毒事故数量占比23.5%,因用户违规操作引发的燃气事故数量占比 14.7%。

智能燃气表则有利于预防用户侧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未来,智能燃气表的更换将提速,一方面,居民燃气表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左右,由于陆续到期需将进行更换;另一方面,智能燃气表可以消除传统燃气表无法探测到的安全隐患,让用户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燃气服务。”刘晓东说。

替换需求增长

2022年,国务院出台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推进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大危险源的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推动淘法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加大重点设施设备、仪器仪表检验检测力度。

除政策加码外,目前已有部分超大特大城市部署城中村改造计划,城中村设施普遍相对老旧,而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或将带来智能燃气表、智能水表以及智能电表的大规模替换需求。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北京燃气集团将陆续为北京市燃气用户更换老旧燃气卡表,预计年内更换5万块至10万块,未来5年,完成在用IC卡表和3年内未改造普表的替换工作。据了解,更换后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在购气、用气查询、报警、实时监控等方面都比传统卡表有很大提升。

此外,全国多地也在持续推进智能燃气表的替换使用。例如,山东省潍坊中心城区今年计划完成20万户超期燃气表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6万户。

当前,智能燃气表市场渗透率正在大幅提升。中国计量协会燃气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8亿台在线运行的居民燃气表,其中智能燃气表6000-8000万台,2021年国内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已达100亿元,市场渗透率已从2015年的55.91%提升至2021年的81.69%。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智能燃气表生产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加速数智建设

“智能燃气表只是提升燃气安全中的一环,更重要的是,燃气企业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与经验优势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道,以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赋能传统业务,实现城市燃气领域安全无死角。”刘晓东说。

“从依靠人工到使用数智,要让燃气安全管理运营知重点、有人管。”刘晓东补充说。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不少国内燃气企业已经在行动。比如,中燃集团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数字化管网管理系统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管网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北京燃气集团也推出了智慧燃气平台,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燃气管网和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燃气的安全性和供应效率。同时,北京燃气与电力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互联互通和共享。

“大部分燃气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强燃气安全监测和预警,提高燃气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和管理能力。”刘晓东说。


来源:中国能源报

好文章,值得点赞收藏

相关标签: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参与评论

{{ 140 - evaluateValue.length }}

登陆后参与评论

{{item.name}}
{{item.comment}}
赞同 {{item.ups}}
删除
回复
{{ 200 - replyInfo.length }}
评论
{{son.name}}
删除
回复
回复 @{{son.altUser}}:{{son.comment}}
{{computeTimes(son.time)}}
{{ 200 - replyInfo.length }}
评论
燃气综合门户

智燃网官方

粉丝

1

内容

1010

向TA提问
+ 关注
供需发布
供应信息
需求信息
×
智燃网官方提问
温馨提示:提问内容不得添加联系方式及营销信息,如果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 200 - questionInfo.content.length }}
×
智慧燃气系统
最多上传3张图片
× 智慧燃气解决方案
关注成功